学会这一招,项目红海也不怕,3年变现60万!
学会这一招,项目红海也不怕,3年变现60万!
问一句:
你认为同行多,钱好赚?
还是同行少,钱好赚?
把这个问题搞清楚,你将受益终生!

01.
有群里的朋友问:
我想要做的领域,已经有很多成功的人了,我想要分一杯羹,不知道容不容易,是否要避开?
这个话题一抛出,立马引来广泛的讨论。
这大概也是很多新人,最担心的问题之一——这么多大佬,现在赚钱还来得及么,还容易做么?
在回答这个问题前,我先讲一个故事。是同行中发生的真实事情。
阿风和小光两个人在4年前开了一家地推工作室,赚了一波快钱,但都是昙花一现,不能长久。
小光想要转型,他想要做自媒体,做公众号,积累一些粉丝,把短期生意变成长期生意。

阿风:“这个公众号出来这么多年了,红利早就过去了,再做肯定已经晚了。”
但小光却不认为是这样,依旧踏出了艰难的第一步。
第一个月,他的粉丝数量几乎没有什么变化。
阿风笑着说:“我就说嘛,这个时候做公众号太迟了。”
随着地推事业慢慢的没落,两个人也散伙了。
阿风一直在寻找新的项目。
至于小光,他一直专注于自己的公众号,在抖音上做视频,为公众号导流,等他的粉丝数量有了,就找其他同行互推,粉丝越来越多,逐渐从2千到2万,从2万到5万。
他也渐渐找到了赚钱的方法,可以接商业合作,可以建社群,可以开培训班……
这三年来,他足足赚了有60万。
但阿风却很郁闷,他没想到小光居然能把公众号做得这么成功,以前的合作伙伴,现在都成了别人眼里的大佬。
于是他也开始做公众号,写了几篇文章,也找同行互推,但没过多久,就再也没有动静了。
小光问阿风为什么停更,阿风回答:“互推已经不行了,算你走运,我现在入局已经太晚了。”
小光没有说话,真的是太晚了吗?
02.
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,但是我从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,因为我心中很清楚,只要自己擅长的领域,就永远不会晚。
这3个心法我终生受益。
心法1:不以同行为对手,而以同行为老师。
某个领域已经有了很多成功的大佬,但这就代表不好做了吗?
其实并不是这样,换位思考,如果一个领域,从未有人成功过,你敢尝试吗?
这也说明,这条路不是九死一生,而是十死无生。
而现在,有了一个成功的大佬,却没有把他当成学习的榜样,而是当成阻碍前进的障碍,这就是眼界狭隘,成不了大器。
不要视同行为对手,而应视同行为老师。
毕业之后,没有人会教你如何赚钱,只有同行才会教你,看你能不能学会。

心法2:大佬有大佬的优势,我也有我的优势。
鸟可以飞,但它很弱小;
象很庞大,但它很笨拙。
凡事相生相克,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兼具两面,只能取其一。
大佬虽然厉害,但也不可能什么都好,总会有一些破绽,总会有一些赚不到的钱!
比如同样是知识付费,像罗振宇这么大体量的,我肯定是超越不了,但他也没办法模仿我。
由于我的体量小,我能提供一对一的服务;
但是他不能,他只会提供标准化的课程。
就算能提供一对一的服务,也得花个几十万;
但我不需要,99您可以进入我的茶馆社区,免费学习各种项目和引流技巧。
谁说小号就没有有优势了?
不要和别人硬碰硬,要想办法把自己变得与众不同。
有大好处,也有大麻烦。
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处,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。
一条街上,小地摊,小餐馆,大饭店,可以共存在一起,互不影响。
心法3: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量圈。
不管罗振宇讲得多好,总会有人看他不顺眼;
就算我再怎么尽心尽力,也总会有不满的。
每一个人,都有自己的能量圈,我不能辐射的人,总会有人能辐射到你。
就像群里的人说的那样。
中国市场太大了,不要站的那么高,我们普通人做一个号对市场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,不要想着什么市场饱和啥的,踏实做好一个号,能不能分到一杯羹,靠的是我们自己。
写在最后:
80%的人,想要赚钱,却因为为无法克服心魔,一开始就输了。
再说几个故事。
A听到路边有个卖麻辣烫的小推车,一晚上就能赚好几千,很是兴奋,也很想尝试一下,可转念一想,卖麻辣烫的人太多了,他再去尝试,已经来不及了……
B是个喜欢写小说的人,听说写网络小说很赚钱,他很想试一试,但是打开网络小说网站一看,已经有成百上千的知名作者了,他觉得自己已经来不及了。
“C”听说最近知乎好物是风口,一个大佬一天赚万把块,他很想试一试,结果点开知乎一看,好东西推荐已经很多了,他觉得已经来不及了……
现在,你还认为 ABC太晚了吗?
关注崔叔,持续看更多的,互联网草根创业干货。